哈尔滨多飞网
    首页 > 哈尔滨新闻 > 本地新闻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my399.com

日期:2020-11-0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以“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核心的重要讲话吹响了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的“动员令”,总书记以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对于今后的科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把科技创新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之中,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科技强国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总书记的讲话是新时代创新跨越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举。当今,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重点应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鲜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科技创新进行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谋划,推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开拓了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所以,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来自何处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着重强调:“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通过自主创新,我国主要指标科技进入世界前列,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中国在全球参与排名的131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4名,仍然是GII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激发创新活力的体制保障。近年来,我们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谈到,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条改革任务,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难题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问题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总书记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谈到,科技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来推进,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总书记说:“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要求,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借助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将国际要素统筹运用,助力连接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

创新是本,人才是根,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创新。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的发展,在讲话中总书记多次提及人才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要靠创新驱动,而创新发展要靠人才驱动。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强调,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总书记这些讲话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担当,并为我们指明了人才对创新发展的突出作用和创新人才的成长路径,我们要深刻领会并加快贯彻执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